学院简介
滨州医学院中医学院历史起源于1974年成立的滨州医学院中医学教研室,2004年设立全科医学系,2007年成立中西医结合学院,2023年更名为中医学院。
学院现有在校中西医结合学术学位研究生45人,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10人,中医学专业本科生1029人,中医康复学专业本科生80人,在校生共计1164人。截至2025年9月,已培养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138人,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2722人。
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和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各1个;拥有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专项合格评估。开设中医学、中医康复学两个本科专业。中医学专业先后入选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专业,山东省教育厅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中医学为核心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中医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获得6年有效期。
招生信息
1、专业及研究方向: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学位)
01 疑难杂症的发病机制与防治
02 肿瘤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
03 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基础研究
04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
05 中医证候物质基础及中药药性基础研究
初试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7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复试科目:药理学(同等学力加试《中药药理》和《伤寒论选读》)
复试参考教材:《药理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药理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伤寒论选读》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专业及研究方向: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学位)
01 中西医治疗肿瘤的临床评价与机制研究
02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
03 呼吸与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
04 代谢性疾病与退行性疾病的防治研究
初试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7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复试科目:中医内科学(同等学力加试《伤寒论选读》和《金匮要略》)
复试参考教材:《中医内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伤寒论选读》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金匮要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专业及研究方向:105701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
01中医治疗老年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02中医治疗消渴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03中医治疗肝胆系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04中医治疗脾胃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05中医治疗癌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06中医治疗肺系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初试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7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复试科目:中医内科学
复试参考教材:《中医内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专业及研究方向: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
01急慢性脊柱脊髓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02骨与关节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03四肢创伤及骨退行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初试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7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复试科目:中医骨伤科学
复试参考教材:《中医骨伤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5、专业及研究方向:105704 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
01中医治疗月经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02中医治疗不孕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03中医治疗产后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04中医治疗妇科杂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初试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7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复试科目:中医妇科学
复试参考教材:《中医妇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6、专业及研究方向: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
01中西医治疗心脑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02中西医治疗呼吸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03中西医治疗肾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04中西医治疗肿瘤内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05中西医治疗内分泌及代谢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06中西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07中西医治疗恶性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
初试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7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复试科目:中医内科学
复试参考教材:《中医内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师资力量
现有专职教师5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讲师2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6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齐鲁扁仓中医药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7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团队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5个,烟台市“双百计划”人才团队1个。现有临床教学基地兼职教师717人,其中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2人,省名中医药专家、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齐鲁扁仓中医药杰出青年人才等省级人才高层次人才93人。 近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4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项目5项,其他各级类课题45项,科研总经费300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52篇,其中SCI论文72篇,出版中医药学术著作22部。2014年以来,获省部级科研奖励9项、厅局级科研奖励7项。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山东省中医证候研究重点实验室、经典名方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动物类中药技术创新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与靶点发现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4个,烟台市重点实验室2个。
教学科研平台
滨州医学院中医学院现有方剂效应与临床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经典名方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动物类中药技术创新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中医证候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与靶点发现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实验室1个,烟台市海洋中药质量评价烟台市重点实验室1个,烟台市肿瘤代谢中药药理重点实验室1个,烟台市地区特色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化协同创新平台 1个。研究所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
实验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目前有组织病理系列全套仪器,荧光倒置显微镜及成像系统,流式细胞仪系统,荧光定量PCR仪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超声细胞破碎仪,微量核酸定量仪,酶标仪,流式细胞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等先进仪器等。此外动物实验室设有大鼠饲养间、清洁级动物饲养间、动物无菌手术操作间等,能够满足动物实验条件的要求。细胞培养室配有生物二级安全柜、超净工作台、CO2培养箱、纯水蒸馏机、液氮罐等,能满足细胞培养实验的需要。实验室为学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完善的设备条件。
人才培养
近年来,本院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在校期间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截至2025年9月,累计培养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毕业生138人,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达到95%以上,部分毕业生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知名学府继续博士研究生深造。
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346号
邮编:264003
联系部门:滨州医学院中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电话:0535-6913187
邮箱:bzmczyyjs@163.com
联系人:周老师
QQ咨询群:1037134782(滨州医学院中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咨询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