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薪火传杏林,国医育才启新章。3月14日,在我国第96个“中国国医节”来临之际,中医学院在荣祥楼报告厅举行第十一届国医节暨“强医增寿,红色传承”中医药文化进军营项目启动仪式。山东省烟台警备区副司令员刘开才,校党委委员、副院长谢书阳出席活动并讲话。烟台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副主任贾玉省、各干休所工作人员,以及我校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相关负责人,中医学院领导班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全体同学参加仪式。
刘开才指出,此次签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军队老干部工作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也是加强军地互助合作的具体体现,更是持续推进“用心用情、精准服务”实践活动的有力举措。他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从传统中凝聚共识,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进入思想、融入心灵;要强化组织领导,配合学校做好拥政爱民工作,实现共建共赢;要聚力常态长效,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改进措施,积极研究探索建立服务实践活动常态化运行机制。最后,他衷心希望此次中医药文化进军营合作能够顺利开展,取得圆满成功!
谢书阳指出,近年来,学校不断推陈出新,构建“中医药文化+思政”育人模式,此次更是携手烟台警备区,开展“强医增寿,红色传承”中医药文化进军营项目,让中医药文化在军营扎根。他强调,要守正创新,传承中医药文化之根;要科技赋能,开辟中医药现代化之路;要厚德精术,培育中医药时代新人;要合作共享,军民共绘岐黄新篇章。此外,谢书阳指出,希望通过中医药文化进军营项目,实现军民融合,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最后,他向全体与会人员发出号召,期望大家以实干担当为笔,以拼搏奋进为墨,共同书写中医药事业的时代华章!
仪式上,与会嘉宾共同启动国医节。双方代表进行中医药文化进军营项目签约暨揭牌仪式,表示将以本届国医节系列活动为契机,依托“中医药文化进军营”项目平台,推动中医诊疗技术走进干休所、训练场,让官兵切身感受“银针草药护安康”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彰显中医药服务军民健康的时代价值。
活动由中医学院党委书记鞠晶主持,副院长张雷明宣读《滨州医学院中医学院关于举办第十一届“国医节”系列活动的通知》。随后,教师代表王科军与学生代表李松泽依次发言。
烟台警备区第五干休所门诊部主管护师付星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堂战火淬炼的思政课。她以《难忘金城阻击战》为主题,通过情景再现和细节还原,带领学生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子弹在耳边呼啸,炮弹在阵地炸裂”的战斗场景。这堂思政课不仅让同学们触摸到了信仰的温度,更令他们懂得今天每寸和平时光,都浸染着先烈们未曾冷却的热血,这份认知化作笔直的脊梁,在青春的面庞上镌刻出对英雄的崇高敬意。
仪式结束后,烟台警备区相关同志、各干休所工作人员前往中医学院参观交流,对学院的文化建设和现代化教学科研平台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本届国医节系列活动将持续一年,分为思想引领、教风学风、文化传承和创新实践四个方面,包含党性教育实践活动、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医技能大赛、端午传统文化市集、岐黄大讲堂等近20项活动。作为学校的思政育人品牌,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秉承“固本纳新、重基强技”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思维提能力,以传承促发展,持续培养具有扎实经典功底与现代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守护中华医药文化基因、服务人民健康福祉持续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