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林
一、基本信息
于东林,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山东省中医证候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药工程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主要致力于基于单元证的中医证候辨证规律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主编创新教材《中医学导读》,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在《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学术专著《中医“单元证”辨证研究》、《中医精准辨证论治学》,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中医症状学研究》,参编学术专著3部。
二、学术经历
1.2018.12-2021.7,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
2.2011.9-2014.7,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
3.2008.9-2011.7,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4.2003.9-2008.7,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
三、主持科学研究项目
1.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19M650982):基于象思维的中药功效与其外部特征的数据挖掘研究;
2.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8KA263):双氢青蒿素抑制NF-KB通路提高乳腺癌放疗敏感性研究;
3.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268):基于症状部位特征的中医证候要素诊断要点研究。
六、代表性成果
1.代表论文
(1)于东林,张磊,燕珊等.内涵最小的独立证候——单元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03):1251-1253.
(2)于东林,胡镜清.关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07):4110-4113.
(3)于东林,胡镜清.中医证候命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06):3098-3100.
(4)于东林,丁宝刚,王斌胜等.关于中医疗效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6):2372-2375.
(5)于东林,丁宝刚,孙喜灵等.关于证素和证候要素研究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06):2051-2053.
(6)于东林,张磊,王义国等.证候要素的诊断依据是症状的临床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2):1624-1625.
(7)于东林,王义国,张磊.“胆主消化”中医文献源流探析[J].中医杂志,2014,55(14):1256-1257.
(8)于东林,张启明,张磊等.中医病机的内涵探讨[J].中医杂志,2014,55(06):537-538.
2.学术专著
(1)《中医“单元证”辨证研究》,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48万字;
(2)《中医精准辨证论治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85.6万字;
(3)《中医学导读》,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41.9万字;
(4)《中医症状学研究》,副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70万字。
七、 学术兼职
1.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药工程分会委员;
2.山东省医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