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对我院孙喜灵教授进行专题报道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6-04浏览次数:297

    近日,继孙喜灵教授喜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之后,《中国科学报》对孙喜灵教授的事迹进行了题为《中医“数学王国”的探索者——记山东省滨州医学院教授孙喜灵博士》的专题报道。

   《中国科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是科学界高水平专业报刊,此次报道用半个版面的较大篇幅,从孙喜灵教授的学习经历到艰难的研究过程,进而对其研究课题的精髓——现代数学“拓扑结构”理论与中医证型的结合进行了详细报道。

    1983年,从山东栖霞跨入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孙喜灵,在一次与老师的偶然交谈中,听说一位同学曾想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中医学,但遗憾的是半途辍学。老师言语间流露出惋惜,但就是这样一句不经意的交谈,却使在学问上很用心的孙喜灵心里一震:还能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中医学?此时,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又将他引入深思:一种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1991年,孙喜灵又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跟随著名中医学家张珍玉读博士。随着书越读越多,研究的课题越来越深入,孙喜灵却越加感到知识结构不足。读博士的三年间,他几乎把所有能挤出来的时间都用在到山东大学旁听高等数学、高等物理上。1995年1月11日,《健康报》头版报眼这一显要位置的一则报道使中医界为之一震:《孙喜灵提出人体两种形态结构说——气化脏腑为隐态系统,五体五官为显态系统》。这是基于现代物质结构观的中医人体结构认识论的一个创新理论,在这个新的理论认识基础上,孙喜灵创立了疾病状态的“四态五阶段”辨证体系,这个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推动了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此后,孙喜灵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一批有代表性的论文纷纷发表。《人体隐态系统与显态系统》、《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四种病变状态和五个阶段》、《中医学证候理论内蕴的拓扑结构研究》等论文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理论。2003年,孙喜灵的《中医学人体结构理论研究》一书出版发行。在这部学术专著中,孙喜灵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的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基本成熟。二十年漫漫科研路,孙喜灵累计获得10多项国家、省科研基金资助和成果奖励。2011年,他的这项研究课题又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十万字的学术专著《破解中医证候数学之谜》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